在過去一週,ESG(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領域發生了多項重要事件,顯示全球企業與投資者對永續發展的持續關注與行動。以下是本週 ESG 領域的重大新聞回顧:
世界經濟論壇強調氣候風險與企業永續策略
在2025年世界經濟論壇(WEF)達沃斯年會上,發布了多份報告,指出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氣候風險與轉型契機。報告強調,忽視氣候風險可能被視為「財務自殺」,並建議企業採取七項永續自救策略,以應對未來挑戰。
櫃買中心推出 ESG 數位平台新功能
台灣櫃買中心於 ESG 數位平台正式推出「輔助產製永續報告書功能」,協助上櫃公司完成永續報告書的編製。此舉旨在落實永續資訊揭露,配合金管會發布的「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自 2025 年起,所有上櫃公司需遵守相關規定。
富邦媒體宣布 2025 年首波 ESG 行動計畫
富邦媒體(MOMO)公布了其 2025 年首波 ESG 行動計畫,展現企業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方面的承諾。該計畫涵蓋多項具體措施,旨在提升企業永續競爭力,並回應投資者與消費者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期望。
國際投資者聯盟呼籲強化 ESG 資訊揭露
一個管理資產總額達 6 兆歐元的投資者聯盟警告,不應削弱歐盟永續性報告規則,強調企業需加強 ESG 資訊的透明度與完整性。此舉顯示投資者對企業 ESG 表現的重視,並期望透過更嚴格的資訊揭露,降低投資風險,促進永續投資。
MSCI 公司面臨潛在的聲譽風險
MSCI 公司因可能存在的利益衝突及反 ESG 情緒,面臨聲譽與可信度風險。該公司意識到,若未能有效處理這些問題,可能對其業務、財務狀況及運營成果產生重大影響。
安永報告:投資者重視短期利益甚於 ESG
安永於 2 月 5 日發布「機構投資者調查」,顯示全球投資者對氣候變遷和永續發展的關注已根深蒂固,但 92% 的受訪者不願犧牲短期收益來換取 ESG 投資的長期回報。此外,85% 的投資者認為漂綠問題比五年前更嚴重,但仍有 93% 對企業能達成永續和脫碳目標充滿信心。
香港環專會獲法定地位,助培育環保人才
香港環境專業學會(環專會)於 2 月 9 日獲得法定地位,旨在推動環境專業資格的建立與普及,培育更多具備相關專業知識的人才,以應對碳排放交易、綠色金融、ESG 報告等新興領域的需求。
五福旅遊 500 員工旗山體驗香蕉文化,落實 ESG 共創永續
五福旅行社於 2 月 9 日舉辦員工旅遊活動,500 名員工前往旗山體驗香蕉文化。董事長許順富表示,身為高雄在地企業,落實企業 ESG 及照顧員工福利是公司一貫經營理念,此次活動除慰勞員工辛勞,也響應在地文化,實踐企業社會責任。
結語
過去一週的事件顯示,全球在推動 ESG 議題上持續努力,企業與投資者在面對永續發展的挑戰與機遇時,需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與行動力。未來,隨著監管環境的演變與投資者期望的提升,企業在 ESG 領域的表現將成為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