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碳費指南】企業如何透過自主減量計畫,將碳費從 300 元降至 50 元?

隨著《氣候變遷因應法》正式上路,碳費制度已成為台灣企業必須正視的營運成本項目之一。凡是屬於政府列管的碳費徵收對象,包含電力業、燃氣供應業與製造業,且年度溫室氣體直接或間接排放達 2.5 萬公噸 CO₂e者,將需繳納每噸最高 300 元 CO₂e 的碳費。 面對碳費壓力,企業若欲降低繳費金額,關鍵在於提出並通過「自主減量計畫」,即可適用每噸 50 元或 100 元的優惠費率。本文將說明如何透過系統性規劃與申報,自主減量計畫不僅合法節省支出,也有助於企業長期淨零佈局。

Pay Carbon Fee

自主減量計畫是什麼?

根據《自主減量計畫管理辦法》,企業可在每年 6 月 30 日前向環境部申請自主減量計畫,若申請獲核准,則該年度可適用優惠碳費費率。根據採行減量策略類型不同,可對應:

  • 費率 A|行業別|指定削減率:50 元 / 噸 CO₂e
  • 費率 B|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100 元 / 噸 CO₂e

若未提出計畫,則會按一般費率 300 元 / 噸 CO₂e 計算碳費。

申請計畫怎麼寫?

要成功獲得優惠費率,企業需提出詳盡的「自主減量計畫書」,內容應包含下列關鍵資訊(依據環境部公告格式)。

  • 事業基本資料與排放邊界說明:說明廠區配置、生產流程圖、主要產品產量與製程。
  • 盤查基準與目標期間設定:可追溯至 2021 年起,至目標年(2030年),涵蓋完整的中期減碳藍圖。
  • 歷年排放數據與預估排放趨勢:需列示範疇 1、2、3 的排放源、原燃料使用量、外購電力等資訊。
  • 擬定採行的減碳措施與效益計算:包含節能設備汰換、製程優化、再生能源導入等,並明確計算預期減量成效。
  • 執行進度與預算規劃逐年列出預期完成進度、投入預算與查核機制

從以上規範之內容可以看出,環境部明確要求申請者詳實說明現況與未來規劃,以利追蹤進度與核實減量成果。

選擇減碳策略:行業別 vs. 技術標竿

為了在計劃書中提出具體的、符合規範的減碳策略,企業須依據自身條件選擇適用的減量路徑:

「行業別指定」削減率(費率 A:50 元 / 噸)

  • 適用對象:鋼鐵、水泥、電子、食品等傳統與製造業。
  • 減量目標(2030 年相較基準年 2021 年):例如,鋼鐵業須達成 25.2%、水泥業 22.3%、其他行業 42% 的削減率
  • 特點:依據產業特性訂定標準,彈性較小但門檻明確。

「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費率 B:100 元 / 噸)

  • 適用對象:具備再生能源、生質能、碳捕捉與負碳排技術者。
  • 特點:採先進技術驗證,須提供科學佐證(如 LCA 或第三方查證報告),較具挑戰性,但費率優惠較大。

名詞解釋:削減率 —— 指在基準年(2021年)與目標年(2023年)期間,利用各種措施減少碳排放的比例。

審查與查核:減碳承諾需兌現

環境部對於申報計畫採「事前審核、事後查核」制:

  • 申請後經審核通過,會核定減量目標、措施、費率級別與查核方式。
  • 每年 12 月底前,主管機關會針對前一年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查核,若發現未達標或違規,將恢復 300 元一般費率,甚至追繳差額。

因此,企業應建立內部減碳追蹤機制與調整預案,確保如期達成承諾,避免稅負增加。

結語:轉碳費為競爭優勢,從申報開始

碳費制度已經不是未來式,而是當前進行式。企業若單純繳費不減碳,將面臨高額支出與品牌風險。透過自主減量計畫,不僅可有效節省碳費開支(從 300 元降至 50 元),更可建立穩健的淨零轉型基礎。

這不只是節稅工具,更是企業邁向綠色競爭力的必經之路。現在就開始規劃、啟動申請,讓碳費不再是負擔,而是創造價值的轉機。

永訊智庫作為碳盤查系統的領導者,能提供一站式的解決方案,協助面對碳費列管的企業從數據收集到報告生成,全面滿足碳管理需求。

立即點此了解更多,探索如何透過我們的GHG系統輕鬆完成碳盤查,為您的企業鋪平通往永續的道路!

相關文章

遠傳電信以大帶小攜手3新創精兵共築淨零生態系

2023-10-20

遠傳電信以大帶小,攜手3新創精兵共築淨零生態系

2050 淨零碳排已成全球趨勢,國內《氣候變遷因應法》2月上路,根據金管會公告「公司治理 3.0 永續發展藍圖」,實收資本額逾 20 億元之上市櫃公司,今年起須提交企業永續報告書,強化企業永續與氣候韌性資訊揭露。為協助企業邁向永續,第二屆遠傳新創加速器攜手配客嘉、永訊智庫與詠鋐智能三家新創精兵,將碳焦慮成功轉化為碳商機,以大帶小共築淨零生態系。
遠傳新創加速器成立二年成果豐碩合創上億新商機.jpg

2023-09-20

遠傳電信攜手永訊智庫推出「中小企業永續轉型套件」串連能源管理及碳盤查系統

後疫情時代來臨,更考驗企業的技術力和發展彈性,遠傳電信前瞻布局,成立遠傳新創加速器尋找台灣下一個「護國神山」,今(20)日舉行第二期成果發表,所輔導的新創團隊在 ESG 淨零、智慧醫療、智慧零售、智慧城市、金融保險等五大領域都繳出亮眼成績,包含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署長呂正華、國家發展委員會產業發展處副處長陳瓊華、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副處長吳佳穎、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管理會副執行秘書蔡宜兼,等機關首長今也共同出席見證,力挺在場新創團隊。
ESG、CSR差異3

2024-11-22

COP29 啟示:碳盤查如何從合規轉變為企業競爭力?

在全球減碳趨勢和國際碳市場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碳盤查早已不再只是滿足合規的必要工作,而是一項能決定企業未來競爭力的關鍵任務。準確的數據、透明的管理,以及高效的解決方案,將是企業在碳市場中脫穎而出的核心武器。
永訊智庫_新增500家企業列強制碳盤查

2025-01-10

新增 500 家企業列強制碳盤查 2030 年減碳目標最高 30%

台灣 2030 減碳新目標,為較基準年 2005 年減量 28% 加減 2 個百分點,同時也擴大應碳盤查登錄對象
A man signing a doc for withdrawing from Paris Agreement

2025-02-07

川普再度宣布退出《巴黎協定》,卻是臺灣企業「超車」大廠的絕佳時機?!

2025 年 1 月 20 日,隨著美國退出《巴黎協定》的政策宣佈,全球減碳行動受到了重大影響。作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國,美國減少對氣候協定的承諾,不僅削弱了國際合作的協調性,也讓部分國家和企業可能放鬆減碳力度。然而,供應鏈壓力並未因此消減,尤其是歐盟等地仍對碳排放管理有著嚴格要求,全球品牌和採購商仍需要供應鏈上的合作夥伴維持高標準的碳盤查能力。